跳到主要內容

仙井瀑布 - 舊地重遊

DSC_1917

時節又到了除夕這個闔家團聚的日子。對我們家來說,又是回隙頂老家拜拜的時候。每年的這個時候,只要天氣允許,通常都會在附近挑一條山徑攀爬。今年的天氣還不錯,接連幾天都沒下雨,山中的小徑還算好走,之前坍方的地方也算安全,便盤算著要完成去年沒能爬完的「仙井瀑布」

記取去年的教訓,我們找了熟悉當地路線的堂哥當嚮導,並在吃過午飯後旋即出發。事實上,仙井瀑布這條路並不好走,不熟悉路況的外地人最好是早上就出發。無奈老家除夕拜的是中午,最快也得吃過午飯才能出發。吃過飯後,帶個水就趕緊出發,否則天黑前回不來的話就麻煩了。在這個沒有路燈,手機訊號又得看運氣的地方,想找人來救援都有麻煩。


View 仙井瀑布入口 in a larger map

和去年一樣,駕車駛入阿里山公路(台18線)54公里處的產業道路,從隙頂甜柿班旁的觀景平台進入。沿路上多了很多個觀景平台,縱使沒有進入仙井瀑布的登山步道,這些平台上的景觀也值回票價了。但這個地方不需要門票,只是你得願意走進去。我們並沒有在中途的觀景平台多作停留,直到進入登山小徑前的平台,才稍微停留一下。

DSC_1865

在這個觀景平台之前,走的都是車道。只不過這條車道好像很久沒人走過,上面鋪了一層厚厚的竹葉子。越靠近仙井瀑布,路上的竹葉就越厚,即便是熟悉路況的堂哥都覺得不要把車開下去,免得車輪剎住了,車子還是不斷往前滑,就這麼直直滑到仙井瀑布所在的那個谷底。過了這個平台,就得在草叢中尋找路徑了。

這條路確實不好走,就如同車路上有層厚厚的竹葉,覆蓋在這條山徑上的竹葉厚度也不遑多讓。另外,這條路實在太少人走,竹葉下的土壤也鬆鬆軟軟的。至於台北附近那種高級登山步道的樓梯,這邊根本連土製的版本都看不到,只有「原始」兩個字可以形容這條山徑。穿著鞋底快磨平的運動鞋,我只能時不時一路地往下滑,偶爾還會摔個一兩跤。和優雅一點都扯不上關係,甚至連《刺蝟的優雅》裡頭那種樸素的優雅都沒有,差點沒摔個狗吃屎。

用數據跟大家講一下,就不難想像這條路到底有多難走。隙頂的海拔大約1250公尺,仙井瀑布的海拔約莫650公尺,這垂直600公尺的高度要在1300公尺的山徑中下降(返途則是爬升),大概每兩公尺的水平距離落差就有一公尺。用三角函數外加不精確的概算,平均坡度大約是25度,算是相當陡的坡。更不用說起伏的部分,最陡的部分應該超過60度吧!難怪我走在山徑上,一直都找不到施力點,連站都站不穩。

DSC_1866DSC_1867

跌跌撞撞走了一段時間,總算是可以看到瀑布了,但是還看不到「仙井」。仙井瀑布在那著名的那個井上頭,還有另外一個不知名的小井。在這邊實在沒什麼能力取景,能站穩把相機拿出來就不錯了。繼續往下走,走到仙井瀑布的正對面,幾乎所有人都會在這邊拍照留念,偏偏我這個「肉腳」還在喘氣,沒把相機給拿出來。目測前方懸崖的深度,大概有個十來公尺,之前別人爬這條路徑到仙井瀑布,也都說走到這邊就沒路了。說時遲那時快,還沒喘過氣,堂哥就找到下去仙井旁的路了。

DSC_1869

DSC_1872

只要一個不小心,這條仙井之路真的就會讓你「成仙」。先穿過荒煙蔓草,接著越過天崩地裂的坍方亂石,這才有辦法走到仙井瀑布底下的那口仙井。一旦到了溪谷,涼爽的風吹過來,雖然不會讓你忘記剛才的疲憊,卻會讓你感到心滿意足。這地方沒有知名景點的熙攘人群,也沒有大排長龍的車陣,甚至連手機訊號都收不到,可以讓你享受徹底的寧靜。

DSC_1928

DSC_1883

相傳仙井瀑布的名字來自一位道行高深的道士。在他雲遊四海的途中路過隙頂,驚覺此地有靈氣盤踞,便取出他的羅盤找尋靈氣的源頭,找著找著就來到仙井瀑布的那個深潭,並瞧見五條神龍在該地修行。道士回到隙頂的聚落,囑咐村民別去打攪神龍的修行,讓仙井瀑布繼續保持祂的神秘。

幾年後,道士回到這個地方,想再去拜訪那五條神龍,卻已經不見蹤跡,想來應當已經得道升天。自此之後,像我們這類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普通人,才得以窺見「龍窟」的真面目。但仍然有人堅信,現在依然有龍活躍在仙井瀑布。可惜我在那持清澈碧綠的潭水中,只找到一些青苔和幾條小魚,大概是我的「仙氣」不夠吧!

DSC_1901

IMG_0134

在溪谷玩了一陣子,拍到不想拍了之後,就把帶下來的茂谷柑吃掉,讓行李輕一些,接著就開始耗力的上坡回程。那垂直600公尺的爬升距離,光是用想的就很累,走起來果然很累。再加上路面還是一樣的滑,走到上面已經全身都溼透了,還好我們不用幫忙準備晚飯,回家去等吃飯就行了。

IMG_0136

DSC_1940


我老爸也為這段小旅行剪了一個影片,放在他的「銀髮趴趴走」裡頭。在那邊,更可以看到這段路有多麼難走。


留言

熱門文章

差不多食譜:手工巧克力餅乾 Chocolate Cookies

又是手工餅乾,最近一連出了兩份餅乾食譜,這個「手工巧克力餅乾」已經是第三份了。會不會有更多呢?我可以告訴大家,這是肯定的。 要怪就怪這個陰鬱的冬季雨天,哪裡都不方便去,也懶得出去。餅乾櫃空在那邊已經很久了,雖然有時候會嘴饞,但也沒有迫切去補貨的必要。反正經常開伙,平常該有的材料都會有,自己弄個成分完全透明的零食,也是個不錯的選擇。再說,用烤箱進行烘焙時,房間會變得比較乾燥,也比較溫暖。在夏天是個折磨,但到了冬天,這種感覺還滿不錯的。 話不多說,開始進行這一道「手工巧克力餅乾」的準備工作。

差不多食譜:壽桃 Birthday Bunns

「壽桃」可不是老人家生日的專利,小巧玲瓏的壽桃超級受到小朋友歡迎,直說「好可愛喔!」其實壽桃就是一種造型饅頭/包子,只要掌握了這些方法,要做其他的造型都沒問題。

【豐原大蔥】免揉大蔥佛卡夏 No-knead Leek Focaccia - 差不多食譜

「豐原大蔥」的第二道食譜,就做 大蔥馬鈴薯濃湯 那篇提到的「大蔥佛卡夏」,而且用的還是懶人的免揉方法。不光是麵包,這份食譜還有一個衍生的副產品「大蔥油」,靈感來源就是蔥油拌麵。接著就來看看我是怎麼做的吧! 「大蔥佛卡夏」差不多需要這些材料:(20cm鑄鐵鍋) 豐原大蔥 ...... 1根 橄欖油 …… 適量(150ml左右) 高筋麵粉 …… 200g 鹽 …… 2g 酵母粉 …… 2-3g 水 …… 180-200g 「大蔥佛卡夏」差不多是這麼做的: Step 1. 製作「大蔥油」 說來你可能不相信,製作「大蔥佛卡夏」的「大蔥油」,靈感竟是來自於蔥油拌麵。但是大蔥油製作時需要人在旁邊顧著,而且炸過的大蔥也會拌進麵團裡面,正式製作佛卡夏前就先把這個大蔥油做好。 用小蔥製作蔥油的時候,只有切段丟進油裡去炸。可是我打算把炸過的大蔥一起揉到麵包裡,大蔥纖維比較不好咬斷,就先用刀子給它切碎。要注意的是,這裡我只用蔥白,以及稍微有點厚度的蔥綠,也就是蔥白和蔥綠交界那邊。 接下來,把切碎的大蔥放入鍋中,並倒入橄欖油,用中小火慢慢去炸大蔥。我不想要麵包裡黑黑的,所以炸到大蔥變軟,香味散出,顏色稍微黃一點的時候就可以關火,並將炸過的大蔥撈出放涼。 剩下的油就是大蔥油了,留下來炒菜、拌麵都很不錯。 Step 2. 製作佛卡夏麵團 拿個大碗,倒入高筋麵粉、鹽巴、酵母,再加上水攪拌成團。不用揉,只要成團就可以。 Step 3. 拌入大蔥發酵 往麵團中放入炸過而且放涼的大蔥,用湯匙或筷子拌進麵團。如果你的大蔥瀝的比較乾,再多補一兩匙大蔥油進去。當然,我這種差不多的作法,盛大蔥的碗底就差不多有一兩匙大蔥油了,整碗直接倒進去就好。 拌好後,找個蓋子蓋起來,室溫放一兩個鐘頭進行基礎發酵。也可以直接放進冰箱發酵,隔天再拿出來處理,就像其他的免揉麵包一樣。 Step 4. 移到烤盤 發酵完成,就可以把麵團轉移到烤盤上。我懶得洗鍋子,直接拿炸大蔥油的那個鑄鐵鍋當作烤盤來用。先在鑄鐵鍋(烤盤)底部抹些油,再灑些鹽巴,這樣麵包烤好之後表面就可以咬到一點鹹味。 接著就把麵團直接搬到烤盤,淋點大蔥油,開始用手指戳出佛卡夏特有的孔洞。操作之前記得洗手! 戳完孔後,切點蔥綠用大蔥油泡一下,均勻放在佛卡夏表面,並稍微壓進麵團裡。最後往表面再灑些鹽巴,同樣是在表面就可以嚐到些許的鹹味。這樣,就可以準備烘焙了! Step